您现在的位置是:品味科技>>硬件 > > 正文

特斯拉降价再引维权究竟是车企割韭菜还是车主玻璃心?

时间:2022-10-26 06:08 来源:网络
特斯拉降价再引维权究竟是车企割韭菜还是车主玻璃心?

作为全球领先的电动汽车制造商,特斯拉在中国拥有众多粉丝,因此其国内销量一直处于电动汽车第一梯队。然而最近ldquo特斯拉降价rdquo降价的消息席卷全网,降价的消息第一时间上了热搜,引发了人们对车企突然降价的议论。

10月24日,特斯拉中国正式宣布国内Model 3后驱版、高性能版,以及Model Y后驱版、长续航版、高性能版五款主力销售车型价格调整。其中,Model Y长续航版降价幅度最大,降幅达3.7万元;Model 3后驱版降幅最小,为1.4万元(5%)。消息一出,立即在网上引起热议。

对于近期打算购买特斯拉的消费者来说,特斯拉官方宣布降价自然是个好消息,这意味着他们的购车成本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,但是对于近期购买特斯拉的车主来说,降价无疑是无法接受的。这些新车主有的在网上批评特斯拉的举动,有的甚至去当地的特斯拉销售中心抗议。

在网上,相关言论分为两派。一派站在车主一边,痛斥特斯拉的行为堪比割新车主的韭菜。也有人认为这种降价行为完全是市场行为,车主的抗议更像是无理取闹。

事实上,除了这次降价,特斯拉之前也曾多次降价,也引起了新车主的不满。除了特斯拉,其他新能源品牌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。那么特斯拉降价的原因是什么呢?相关行为算不算割车主的韭菜?智派带你一起分析这个事件。

特斯拉降价想干什么?

如果把时间往前推半年,你会发现当时的特斯拉并不像现在这样ldquo平易近人;。当时特斯拉受疫情影响,上海超级工厂产能大减,相关交车订单一拖再拖,降价就更不用说了,能按时提车的车主算是幸运的了。

但随着疫情得到控制,特斯拉中国的产能逐渐恢复,提车等待时间缩短。随着产能的变化,市场的供求关系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。特斯拉的车型一开始一直供不应求,供求关系恢复平衡,然后现在的供大于求。然而,中国市场仍占特斯拉全球销量的三分之一以上,中国市场对特斯拉的年度销售目标仍有重要影响。所以降价求销量是特斯拉目前的主要手段。

ldquo特斯拉降价并不意外。rdquo中国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李严伟表示,在他看来,特斯拉降价早在意料之中。9月份,特斯拉一度启动半个月的保险购买补贴:凡在9月16日至9月30日提车并选择在特斯拉门店购买保险的车主,均可享受7000元的保险补贴。该补贴可用于汽车价格抵扣,被认为是特斯拉降价策略的变相提前演练。

除了降价消化特斯拉上海工厂的产能,特斯拉降价的另一个目的可能是进一步与自主品牌新能源车企竞争。由于之前电池成本的上涨,特斯拉在中国销售的车辆价格已经在一年内实现了六连涨,其中国产Model 3后驱版的起步价从第一次的24.99万元涨到了本次调价前的27.99万元。

长寿命版Model Y从最初的33.99万元涨到了39.49万元。较大幅度的提价自然会对特斯拉的销量造成一定的影响,尤其是在比亚迪、广汽爱安等国产品牌不断推出新车型的时候,特斯拉正好可以通过这次降价来提高车辆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。

汽车降价算不算割韭菜?

在特斯拉降价的过程中,很多近期购买特斯拉的车主在网上愤怒地表示,他们选择购买相关车型是因为信任特斯拉这个品牌,但没想到,他们用真金白银扶持企业却反过来被车企砍了。一些特斯拉车主在网上成立了维权群,向特斯拉的销售部门施压,希望特斯拉能为这次降价造成的损失提供一些补偿。然而,特斯拉真的需要这么做吗?

不仅仅是这次降价,在特斯拉刚刚宣布在中国推出国产版特斯拉的时候,那些刚刚通过进口渠道购买了特斯拉的车主损失更为惨重,包括海关运费等费用,部分车型的差价甚至达到了20万元。当时这种情况也引起了很多车主的不满。特斯拉每次宣布降价,都有特斯拉车主在网上或店内抗议,认为这一行动损害了他们的利益。

ldquo我们今天才知道降价。我们完全理解你不能接受,但这是公司的正常策略。rdquo特斯拉客服回应。

有律师表示,从法律角度来看,判断特斯拉是否需要赔偿,要看其是否违反相关法律或合同约定。目前似乎没有法律规定车企不能通过降价销售车辆,同时也没有车主拿出与特斯拉官方的降价禁止合同。所以,从法律上来说,特斯拉并不违规。因此,相关车主要求特斯拉赔偿的诉求没有法律支持。

从正常的企业经营来看,企业通过降价来促进销售是完全正常的。由于原材料和劳动力的生产成本会不断变化,企业提高或降低产品价格是可以理解的。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,企业也需要调整终端价格来应对其他竞争对手同类产品的冲击。所以只要不是故意哄抬价格或者通过倾销等违法行为抢占市场,普通的价格变动都是企业自己决定的。如果消费者不满意,可以用脚投票。

从合理的角度来说,车主刚买车就抱怨降价无可厚非,但这不能成为他们要求特斯拉提供赔偿的正当理由。正如有网友所说:ldquo当价格降低时,我们开始抗议制造商要求赔偿。但是之前涨价的时候,你不是说要主动补差价吗?rdquo在正常的交易过程中,买卖双方都是买了就走,无论事后价格如何变化,都与对方无关。所以特斯拉车主要求赔偿的说法在常识上是站不住脚的。

如何防止这种情况再次发生?

其实想要避免这样的纠纷,方法很简单,就是车企在车辆生命周期内不降价。比如比亚迪宋加DM-i的价格,坚挺了快两年,一直没有降价,甚至比刚发布的时候还要高。这主要是因为这款车太受欢迎了,一直供不应求,没有降价的空间。

但是,对于绝大多数车企来说,真的是可遇而不可求。所以,为了解决此类纠纷,车主可以在买车时与车商签订协议。双方一致认为,车企不能在一定时间内降价。如有违反,车企需要提供一定的赔偿。这是人们购物时常见的保价约定。此前,同为新能源车企的Xpeng Motors和Peugeot都曾推出保价政策,在汽车降价时可以要求车企补偿差价,这在当时也赢得了不少消费者的好评。

但就目前国内汽车市场而言,车企为购车者提供投保服务似乎并不是主流做法。保价服务之所以在汽车行业不普及,一方面是因为汽车终端销售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,尤其是燃油车时代,同一款车型在不同地区的价格可能会有较大差距,因此厂家推出的保价服务可能难以开展。另一方面,真正卖车的4S店,为了从厂家获得更多的返点和资源,有时需要降价来增加销量。因此,4S的商店和制造商都不愿意提供保险服务。

但是随着新势力车企的快速发展,很多新势力车企开始学习特斯拉的直营模式。一方面可以更好的控制车辆价格,避免之前不同地区经销商的价格战,从而降低车辆的实际售价,使车辆价格更加坚挺。统一的定价策略也使得投保服务的实施更具可行性,是避免此类纠纷、减少消费者购车后顾之忧的好方法。

写在最后

经过分析发现,特斯拉降价的做法并无不妥,而是希望通过降价扩大市场的纯商业行为。知车派并不认为是有意割新车主的韭菜。对于想要购买特斯拉汽车的潜在车主来说,特斯拉此举也将增加他们对购车的担忧。

其实对于特斯拉来说,他们完全有能力改变目前的局面,也就是如前所述,推出相关保险服务,消除消费者的抱怨,同时避免每次降价带来的争议。然而,对于一向高高在上的特斯拉来说,他们要做到这一点似乎并不容易。

相关信息美无人驾驶革命处于慢车道:特斯拉技术不成熟,英特尔子公司估值暴跌。特斯拉入门级新车谍照曝光或定价15万。丰田取消电动版酷路泽。项目成本只有Model 3的一半!疑似特斯拉品牌新车曝光支持悬赏

支持0个人

反对

报酬

商品价值评分

快科技1997-2022版权所有。

ICP编号18024899 -2王编号41010502003949

免责声明:该文章系本站转载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。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,仅供读者参考。

精彩推送